音
《唐韻》:卽玉切;《集韻》、《韻會》、《正韻》:縱玉切,𡘋音哫。
《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
《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
《易・說卦》:震爲足。
【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
《禮・玉藻》:足容重。
【註】舉欲遲也。
义
又,《廣韻》:滿也、止也。
《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
《詩・小雅》:既霑既足。
《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义
又,不可曰不我足。
〈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音
又,草名。
《爾雅・釋草》:虃,百足。
【註】音纖。
音
又,《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𡘋音沮。
《論語》:巧言令色,足恭。
【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
【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义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
【註】足,猶擁也。
义
又,《廣韻》:添物也。
《類篇》:益也。
《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音
又,《韻補》叶子悉切。
《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