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最好的解决办法。
必思一万全之策,方可无虞。(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策”,不能读作“chè”。
“之”,不能写作“知”。
《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王嬷嬷的言语是娘子下半世的受用万全之策,凭娘子斟酌。」
a completely safe plan(a sure card)
万全の策(さく)
⒈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⒉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
⒊ 极,很,绝对:万万。万幸。
⒋ 姓。
⒈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全。完全。智勇双全。求全责备。
⒉ 整个,遍:全部。全国。全民。全神贯注。全心全意。
⒊ 都:代表全来了。
⒋ 使不受损伤:保全。
⒌ 姓。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⒈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⒉ 鞭打:策马。鞭策。
⒊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⒋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⒌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⒍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⒎ 杖:策杖。
⒏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⒐ 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⒑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⒒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