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伊昔切,音益。
《說文》:咽也。
《榖梁傳・昭十九年》:歠飦粥嗌,不容粒。
【註】嗌,喉也。
《楚辭・大招》:四酎幷孰,不歰嗌只。
《史記・倉公傳》:飮食下嗌。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嗌不嗄。
音
又,《集韻》:乙革切,音戹 —— 義同。
《莊子・大宗師》: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釋文】嗌,郭音厄。
音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 —— 笑也。
《韓詩外傳》:疾笑嗌嗌,威儀固陋。
音
又,《集韻》:烏懈切,音隘。揚子《方言》:嗌,噎也。秦晉或曰嗌,又曰噎。
【註】皆謂咽痛。
音
又,《集韻》:壹計切,音翳 —— 與齸同,江東名咽爲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