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澱〕字拼音是di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殿。
〔澱〕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水,殿聲。本义是沉澱下來的泥滓。
〔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iàn] ⑴ 淤泥,沉积的泥滓;灰滓。《爾雅•釋器》:“澱謂之垽。”⑵ 淤積;壅塞。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二》:“汴渠有二十年不浚,歲歲堙澱。”⑶ 同“淀”。浅水的湖泊。《文選•郭璞〈江賦〉》:“栫澱為涔,夾潨羅筌。”⑷ 特指湖淀之波漾者。《通雅》卷十七:“湖淀之波漾者曰澱。”⑸ 供牧馬的水草地。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七十六载吕頤浩《十論劄子》:“每於逐年四月,盡括官私戰馬,逐水草牧放,號曰入澱。”⑹ 蓝靛,藍色染料。后作“靛”。《廣韻•霰韻》:“澱,藍澱也。”《通志•昆蟲草木略一》:“藍有三種。蓼藍如蓼染緑,大藍如芥染碧,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