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唐韻》:許惟切;《集韻》:呼維切,𡘋音倠。
《說文》:仰目也。
《聲類》:大視也。
《前漢・五行志》:萬眾睢睢,驚怪連日。
【註】仰目視貌。
又,睢盱,詳盱字註。
音
又,恣睢,恣意怒視也。
《史記・伯夷傳》:暴戾恣睢。
【註】睢,仰目怒貌。
又,《禮書》㊟〔《禮書》應為《理論》〕:暴慢恣睢。
【註】恣睢,猶毀訾也。
《後漢・崔駰傳》:羿浞狂以恣睢。
【註】自用之貌。
又,《韻會小補》:睢音雖。
音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正韻》:翾圭切,𡘋音𧥏。
又,《廣韻》:香季切;《集韻》、《韻會》、《正韻》:香萃切,𡘋倠去聲 —— 義𡘋同。
音
又,《集韻》:翾畦切,音近醯 —— 睢睢,元氣貌。
音
又,《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正韻》:宣佳切,𡘋音綏 —— 水名,在梁郡,受汴入泗。或作濉。
《左傳・成十五年》:出舍于睢上。
义
又,睢陽,睢陵,𡘋縣名。
又,睢州,今屬歸德府。
义
又,姓。趙大夫食采于睢邑,因以爲氏。明有睢稼,洪武初請立臥𥓓。
音
又,《字彙補》:曰唯切,音偉 —— 星名。
《史記・天官書》:歲星與翼軫,晨出曰天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