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均管簫參差之音。
謹按參差之音四字月令所無,謹照月令原文改均琴瑟管簫。
〔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簫〕字拼音是xiā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肅。
〔簫〕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竹,肅聲。从竹,與樂器有關。本义是洞簫,竹製的管樂器。
〔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āo] ⑴ 古代的一種竹管樂器,用一組長短不等的細竹管按音律編排而成。《説文•竹部》:“簫,參差,管樂。象鳳之翼。”⑵ 直吹單管樂器,吹孔在頂端側沿,正面五孔,背面一孔。相傳出於西羌,初名長笛,也稱洞簫。唐杜牧《杜秋娘》:“金階露新重,閒捻紫簫吹。”⑶ 弓的末端。《儀禮•鄉射禮》:“右執簫,南揚弓。”⑷ 擊。《楚辭•九歌•東君》:“緪瑟兮交鼓,簫鍾兮瑶簴。”㈡ [xiăo] ⑴ 通“篠”。小竹。《廣雅•釋草》:“簫,箭也。”《文選•馬融〈長笛賦〉》:“林簫蔓荆,森槮柞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