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ān、dàn),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6画。
〔擔〕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詹”。
〔擔〕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手,詹聲。本义是用肩挑。
〔擔〕字仓颉码是QNCR,五笔是RQDY,四角号码是57061,郑码是DROS。
〔擔〕字的UNICODE是U+64D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812,UTF-32:000064D4,UTF-8:E6 93 94。
〔擔〕字异体字是儋 、担 、檐 、𥣲 、𧭃 。
carry on a shoulder pole;
儋,何也。從人,詹聲。以背曰負,以肩曰儋。 —— 《說文》。字亦作「擔」。
擔,負也。 —— 《字林》
擔囊行取薪。 —— 曹操《苦寒行》
負書擔橐。 —— 《戰國策·秦策一》
肩不能擔,手不能提;擔戴(肩挑頭頂)
carry on one's back;
擔簦(揹着傘)
take upon;
吾擔悲也。 —— 清· 林覺民《與妻書》
分擔(擔負一部分);擔承(承擔);擔扶(擔當;扶助);擔杜(有能力承擔責任的人);擔干係(擔干紀。負責任)
carrying pole and the loads on it;
負擔荷以丈尺兮。 —— 《楚辭·哀時命》。注:「荷曰擔。」
有賣油翁釋擔而立。 —— 宋· 歐陽修《歸田錄》
挑擔;擔仗(行李擔子。亦作擔腳,擔杖);擔頭(貨擔兩頭;一挑東西);貨郎擔
sedan;
擔輿(肩輿)
burden; load;
重擔(沉重的擔子,比喻繁重的責任)
但聞行路吟新詩,不嘆舉家無擔石。 —— 李頎《別樑鍠》
a load of;
一擔柴;兩擔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