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àn、hán),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6画。
〔汗〕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干”,五行属水。
〔汗〕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是汗腺的分泌物。
〔汗〕字仓颉码是EMJ,五笔是IFH,四角号码是31140,郑码是VAED,中文电码是3063,区位码是2625。
〔汗〕字的UNICODE是U+6C5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735,UTF-32:00006C57,UTF-8:E6 B1 97。
〔汗〕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536,属常用字。
〔汗〕字异体字是焊 、𡊺 。
汗字寓意: 勤奋努力:‘汗’字可以代表汗水,因此用于人名可能会表达对勤奋努力的期望。 坚韧不拔:汗水可以代表努力和坚持,因此用于人名可能会表达对持久耐力和不屈不挠的期望。 坦诚豁达:汗水可以引申为坦诚和豁达,因此用于人名可能会表达对诚实和开放的期望。
sweat; perspiration;
汗,身液也。 —— 《说文》
汗者,精气也。 —— 《素问·评热病论》
五藏化液心为汗。 —— 《宣明五气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 —— 《汉书·刘向传》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 —— 《释名·释衣服》
汗出浃背。 ——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汗巾(擦汗用的手巾);汗血(汗与血;流汗流血;汗出如血);汗汪汪(形容汗水多的样子);汗星(细小的汗珠);汗迹(汗水的痕迹)
sweat;
汗筒(古人用竹筒书写,竹筒在使用前,先在火上烤出汁,用以防蛀,称为汗筒,也称汗青);汗竹(借指史籍、书册);汗青头白(书成人老)
perspire;
汗牛塞屋。 ——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汗下(汗流下来);汗浸浸(微微出汗的样子);汗溶溶(汗津津);汗脱(出汗失水而虚脱)
king;
汗,可汗。蕃王称。 —— 《广韵》
咸丰四年, 土谢图汗、 车臣汗两部汗、王、公、台吉等请捐助军需,温旨郤之。 —— 《清史稿》
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冷汗、盗汗、汗流浃背、挥汗如雨。
《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匈喘肤汗,人极马倦。”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面何以汗?”
流汗、挥汗如雨。
汗颜、汗牛充栋。
汗青、汗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