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字拼音是(zhù),部首是⺮部,总笔画是14画。
〔箸〕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 、者”,五行属木。
〔箸〕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者声。本义是筷子。又作“筯”。
〔箸〕字仓颉码是HJKA,五笔是TFTJ,四角号码是88604,郑码是MBM,中文电码是4632,区位码是8371。
〔箸〕字的UNICODE是U+7BB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672,UTF-32:00007BB8,UTF-8:E7 AE B8。
〔箸〕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746。
〔箸〕字异体字是櫡 、筯 、著 、𥯄 。
箸字寓意: 具有优秀的文化素养和品味。因为箸是传统文化中的器具之一,使用箸的人往往被认为具有优秀的文化修养和品味。 有着细心和耐心的品质。使用箸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因此起名为“箸”的人往往被期望具有这些品质。 能够像箸一样稳定和坚定。箸是一种稳定的器具,使用时需要保持稳定,因此起名为“箸”的人往往被期望具有稳定和坚定的性格特点。
chopsticks;
羹之有菜者用梜。 —— 《礼记·曲礼》。注:“今人或谓箸为梜。”
纣为象箸,而 箕子唏。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 李白《行路难》
辍箸叹曰。 —— 清· 周容《芋老人传》
亦辍箸曰。
独一箸间。
长箸(较长的筷子);箸长碗短(比喻餐具凌乱不齐);箸筩(盛筷子的竹筒);箸子(筷子)
manifest;
知命者也,箸是者也。 —— 《荀子·非十二子》
霸者之善箸焉。 —— 《荀子·强国》
致忠信,箸仁义。 —— 《荀子·王霸》
write;
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 《后汉书》
及稍定汉诸仪法,皆 叔孙生为太常所论著也。 —— 《史记》
箸录(记载;记录);箸论(著作,论述);箸撰(撰述;写成的作品)
《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红楼梦•第七六回》:“众媳妇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陈设一番。”
《荀子•王霸》:“致忠信,箸仁义,足以竭人矣。”
《后汉书•卷四九•王充传》:“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举箸、杯箸、象牙箸。
连夹了几箸菜、一箸箸地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