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字拼音是(biàn),部首是辛部,总笔画是16画。
〔辨〕字是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辛、𬼀 、辛”,五行属水。
〔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刀,辡( biǎn )声。本义是判别,区分,辨别。
〔辨〕字仓颉码是YJILJ,五笔是UYTU,四角号码是00441,郑码是SEUS,中文电码是6587,区位码是1770。
〔辨〕字的UNICODE是U+8FA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776,UTF-32:00008FA8,UTF-8:E8 BE A8。
〔辨〕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3371,属常用字。
〔辨〕字异体字是辦 、辧 、辯 。
辨字寓意: 智慧辨明:希望被起名为“辨”的人能够有着智慧、理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辨别是非:希望被起名为“辨”的人有着辨别是非的能力,善于辨别真伪、善恶等。 辨析学术:希望被起名为“辨”的人有着对学术领域的独特见解和批判思维。
discriminate; distinguish;
辨,判也。 —— 《说文》
辨,别也。 —— 《小尔雅》
辨方正位。 —— 《周礼·天官》
辨是与非。 —— 《易·系辞下》
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 —— 《荀子·荣辱》
不辨牛马。 —— 《庄子·秋水》
男女辨姓。 —— 《左传·昭公元年》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乐府诗集·木兰诗》
明辨是非;辨白(分辨清楚);辨色(辨别物色)
argue;
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 《商君书·更法》
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 —— 《荀子·解蔽》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 《礼记·曲礼上》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辨士(善辩的说客);辨给(口才敏捷,能言善辨);辨驳(根据事理加以反驳)
promulgate;
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 —— 《汉书·高帝纪下》
辨社诸侯,出门见之,著以为戒。 —— 《汉书·王莽传上》
辨告(古代官吏将所订法律颁布告知民众)
《荀子•荣 辱》:“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
唐•杜甫〈秋雨叹〉三首之二:“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辨别、分辨、明辨是非、雌雄莫辨。
《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此还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明辨是非、辨清、辨明、辨认。
此还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晋‧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