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𡘋音兪。
《說文》:引也。
《史記・貨殖傳》:揄長袂,躡利屣。
《前漢・禮樂志》:神之揄臨壇宇。
义
又,揄揚,譽言也。班固〈西都賦序〉:雍容揄揚,著於後嗣。
【註】揄引,揚舉也。
义
又,邪揄也。
《後漢・王霸傳》:市人皆大笑,舉手邪揄之。或作𢶖。
《說文》作𣤔。
音
又,與褕同。
《集韻》、《韻會》、《正韻》𡘋餘招切,音搖。
《禮・玉藻》:夫人揄狄。
【疏】揄,讀如搖。狄,讀如翟。謂畫搖翟之雉於衣也。陸氏《音義》:《爾雅》云:江淮而南,靑質五色皆備成章曰鷂,音搖,謂畫此雉也。
音
又,與舀抭同。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𡘋音由 —— 抒臼也。
《詩・大雅》:或舂或揄。
音
又,《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𡘋音頭 —— 亦引也。班固〈西都賦〉:揄文竿,出比目。
音
又,《集韻》:他侯切,音偸 —— 垂也。
《莊子・漁父篇》:被髮揄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