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ú、wū),部首是方部,总笔画是8画。
〔於〕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方、仒”或“㫃、⺀ ”,五行属土。
〔於〕字仓颉码是YSOY,五笔是YWUY,四角号码是08233,郑码是SYOT,中文电码是2456,区位码是7622。
〔於〕字的UNICODE是U+65B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044,UTF-32:000065BC,UTF-8:E6 96 BC。
〔於〕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6716。
〔於〕字异体字是于 、扵 、烏 、𣱏 、𤋬 、𤕘 。
於字寓意: 以於字为名的人可能会被期望有着高尚、深远和博大的思考和行为,因为“於”字在古代文献中被用来表达大、远、深之义。所以,“於”字在人名中可能会被用来表达对于人的期望或赞美,强调他们的思想深邃、见识宽广、人格高尚、内心宏大等。 於字也可以理解为“在”,因此以於字为名的人可能会被期望有着地位高贵或是处于某种重要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 在古代文献中,“於”字还有着“猶”、“如同”的意思,因此以於字为名的人也可能会被期望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或特点,具有独特的气质或是做事方式。
crow;
虎豹为群,於鹊与处。 —— 《穆天子传》
生于某年、舟行于海、生于斯,长于斯。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二》:“丙子,颁即位诏于天下。”
《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心不忍、于事无补。
《史记•卷二九•河渠书》:“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闲。”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老子•第六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
《左传•成公二年》:“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史记•卷六八•商君传》:“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
《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齐使管仲平戎于周。”
《礼记•檀弓下》:“苛政猛于虎也。”
唐•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论语•子路》:“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宋•苏轼〈日喻〉:“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战国策•齐策一》:“今赵之与秦,犹齐之于鲁也。”
《汉书•卷六○•杜周传》:“况将军之于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
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广情故,心相于。”
唐•刘得仁〈赠敬晊助教〉诗二首之一:“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于。”
《易经•系辞下》:“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唐•卢肇〈汉堤〉诗:“于惟余甿,饥伤喘呼。”
《穆天子传•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
晋•郭璞•注:“于,读曰乌。”
《诗经•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史记•卷二•夏本纪》:“皋陶曰:『于!慎其身修。』”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诗经‧周颂‧维天之命》)。
饭店位于机场对面、于无意中发现这个秘密、生于70年代。
问道于盲、于事无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青出于蓝、佛教发源于印度。
地主队败于客队、见笑于大方之家、限于篇幅,忍痛割爱。
天气逐渐趋于稳定、致力于学术研究。
勇于负责、苦于没有机会、执著于实现理想。
重于泰山、苛政猛于虎、成长率高于预期。